一座县级图书馆,如何赋能超千家企业?

2025-04-25 来源:张家港发布 作者:张家港发布

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市图书馆打破传统服务边界,以“科技工作者之家”为载体,通过整合资源、破圈服务,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智慧引擎”,探索出了一条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地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近日,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的“转炉煤气一次除尘全干法显热回收系统与装备”在钢铁行业内被广泛推广。这项国内外首创的技术,背后离不开市图书馆科技查新服务的精准助力。

“企业的每一项创新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认证,我们需要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市场前景如何。”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胡法议说,在2019年立项阶段和2021年研发时期,市图书馆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专业科技查新服务。

通过全面梳理全球范围内转炉煤气处理技术专利文献、学术论文及产业报告,一份份涵盖技术演进、竞争格局及创新空白的深度分析报告,为海陆重工的技术路线选择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胡法议感慨道:“市图书馆的科技情报服务如同研发团队的‘第三只眼’,帮助我们精准把握技术前沿。”

“过去科技查新要先找机构洽谈合同,支付上千元的费用,现在只需要向市图书馆填写一份申请,就能在12个工作日内获得一份免费的查新报告,大大提升了我们企业的创新效率。”胡法议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海陆重工已通过市图书馆完成了8份科技查新报告,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面对县域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科技资源不足等痛点,早在2011年,市图书馆就联合市科技协会在全国县域范围内率先成立科技查新工作站,以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图书馆及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查新机构为依托,为全市企业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查新服务。

截至目前

工作站已累计完成

科技查新5000余例

惠及企业超千家

为企业节约成本约400万元

今年,市图书馆还与市总工会合作,面向全市已建会“4+4+N”产业链重点企业、产改试点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职职工,为产业工人提供科技查新服务。

市图书馆的服务不止于知识输送

更着力营造创新生态

市图书馆与市科协携手搭建了资源共享、融合共建的“科技工作者之家”,通过举办科普进基层、科技服务进企业等品牌活动,增强科技人才归属感。“这里既是资源库,更是创新思想的孵化器。”诸多科技工作者评价道。

从“文化地标”到“经济推手”,经过10余年深耕,“科技工作者之家”已成为城市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市图书馆馆长冷凝说:“目前,馆员与全市10万名科技工作者始终保持着紧密友好的工作联系。接下来,我们将深化‘图书馆+’战略,助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图书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更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库引擎”。通过知识服务的创新破圈,这座县级图书馆正书写着“以文兴产、以智促创”的新时代答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图书馆方案”。